人类的社会建构于无情的自私性基础上,刻在每个人的基因里。
距离上一次给自己好好写东西,已经过去了可能有半年以上,我几乎都要忘记单纯只为自己写作时的充实感。那种文字在指尖流转的感觉,将那些纷乱的思绪拧紧成股,之后落在纸笔/键盘上,最后传达给世界。
我没有继续更新自己的文字,有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不够,欠缺很多理论知识来升华自己。可是当我开始试着补足这些理论的时候,我自己仍然是有点抗拒,总是会投身到逃避现实的浪潮中去。
我开始恐惧。
我一直都不是个有勇气的人,如果勇气是指面对未知事物时的接受程度,那我确实没有。从小到大对于未知我都是敬而远之,毕业到工作以来的这段时间不得不走出舒适区,多少克服了一些情绪,代价是我失去了安全感,从而感到焦虑,无暇关注其他人。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情感空窗期。我基友说我就是缺爱——常见的“俄狄浦斯情节”,处于异性恋乱伦禁忌的限制下——转换成了缺乏异性的爱,所以不停的在找情感的替代品——无论是想要养猫、喜欢爱丽丝和天野远子、想要谈恋爱——全都是一个原因。
我对自己进行精神分析,而且是半吊子式的,听起来无论如何都有点奇怪,不过我只能依靠这种方法连减少焦虑,但是我又会抗拒这种行为本身——因为懒,或者是胆小。
我害怕失去“自己的时间”。哪怕我知道我纯属在浪费时间,但是我仍然也会不停的报复自己去熬夜,给自己安插上一些理由。结果就是早上起不来,经常迟到。如果我没那么敏感,性格没那么纤细,现实而理智一点,可能就没那么多事儿了。
我之前在不止一个地方写过这样的句子:人类真是奇怪的生物,会为了逃避孤独而做出很多极度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就是这么不可思议,我在逃避孤独,因为我开始独自生活之后就清楚不过孤独是怎样的感觉,甚至回了老家也不能缓解,只能稍微放松。基友说这是人性本质的一部分,我确实能理解。正是因为我理解,所以我才知道一般的方法(比如去酒吧、把熟人当朋友、强迫自己融入环境之类)对我根本没有用。
这就是大老师的孤独,整个《春物》就是建立在他、雪之下、团子的孤独之上写成,所以它在某种层面上显得极度的现实。它把本质孤独的不同个性整理出来,形成几个纯粹的角色,套上所谓“轻”和“二次元”的快销标签,冲淡它的现实意味。
我估计如果渡航按照传统文学的方式来写这样一个主题,他就是下一个芥川龙之介,可是他选择用调侃的方式来向读者传达他的观点:现实世界就是这么荒诞而可笑。
就凭这一点,我觉得就值得给渡航送上掌声。
经历了一系列的失去之后,我的抑郁机制开始产生作用。如果不能接受我感受到的失去,并且把他们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那我就会真的变成抑郁症——弗洛伊德这么说的。我不是专业学医,我也知道不少和抑郁症有关的事情,这都得拜我自己的逃避行为所赐。
其实啥叫接受/内化,我到现在也不是很理解。精神分析学里说,“失去的所爱将会以某种形式在精神世界中重新复活,并且只会留下那些美好的部分,以在潜意识中标明自己的丧失”,倘若它的结果是导致我开始“看淡”一些原本我很在意的东西,那我在某种程度上也太可怜了。
“时间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怎样都好”,所谓的“看淡”正是遵循着这种逻辑,任何伤痛只要“适应”了就不会继续感到痛苦,相比起“治愈”更是“麻木”。人的负罪感背负一生无法消除,基督徒就有了告解行为来疏导,可能神父/神牧/白魔/七秀(它们在功能上都一样)就是各种世界里的心理医生。
无神论者的我们没有信仰,我倒是觉得信仰可以跟泛指的“无神论”共存,上帝就是个人类智慧所不能及的集合体——克苏鲁发糖!像是天主教徒可以当细菌生物学家,印度教信者也可以当天体物理学家。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完全取决于此人的思想先进程度,信仰可以只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
这就是超脱表象,也是高中政治教材里的究极奥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也逐渐奔着本质去了。在我的个性支持之下,我艰难的在人情世故和过度尊重事实之间浮萍起落,追逐着达不到的“幻象”。幻想世界里的我貌似是个现充,但是和现实世界的现充们相比又缺乏一些实感。
死宅都是可怜的生物,在后现代被消费主义训练成了氪金猪仔,只需要消费无穷尽的拟象就可以生活,听起来就像是克苏鲁神话里最低等的眷属生物。我一直以来都在强调要尊重作者的想法,说白了还是希望读者能尊重作为作者的我。
如果是在大叙事没有崩塌的时代,艺术的解读总是会有一种“正确答案”,可惜那种时代已经消亡了,现在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无论怎艳的精神宝藏都会沦为商品和符号。解读者和被解读者的孤独与迷茫如影随形,但是似乎人人都不太想要正视这种现实。
仿佛人们觉得现实是个深渊。
我看够了ACGN圈子里愚蠢的自卑感和莫名其妙的奴性,原本应该是自由与个性的环境里,真善和伪善混为一谈,无知与不羁划上等号,随和等于蹬鼻子上脸,无法理解就想办法打标签,给颜色就开染坊,这难道不是泼皮癞三?
泼皮癞三们高呼自己不被“前浪”和“他者”理解,摆出一副抗拒的姿态,丝毫不懂得学习、感悟与珍惜。战国策的“何不食肉糜”经常被乱用,会说这话的人因为他只学过这一点东西,就和那些抱着“动漫”和“动画”争辩的人不无区别,你并不需要配合他们狭隘的认知。我有朋友认为,人如果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情感就会逐渐的淡化。现在我认为那不过是最开始的阶段,人的情感需要打磨,之后才能达到真正的极乐。
在这段路途来上一首摇曳着霓虹灯的迪斯科,坦途已经变成一场充满想象力的龙与地下城。
有的人认为这不切实际,于是选择生存于表象之间。我看过不少这样的人,还和其中几位有着深厚的关系,也算是我逃避行为的一点点恩赐。逐渐的,我学会了如何去爱,如果我能回到两年前,我一定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我终于在梦中遇见了因为我的愚蠢和懦弱而伤害到的人,我心存愧疚。
我想我终于准备好了直面她,今后如果能有缘分再次相遇,那一定是截然不同的故事了。在那段截然不同的故事里,我希望会感谢这段独自一人生活的时光。原谅自己和整个世界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
希望每个人都不再孤独,我将吞下自己的感受,默默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