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苏鲁的呼唤》点评:克总按下了“再睡一会儿”键
@ 東雲閑 | 发布于 2018-12-21T12:05:09+08:00 | 更新于 2018-12-21T12:05:09+08:00
共计 3927 字 ,约 8 分钟可以读完
打完的时候吐槽了很久。

最初看到克总发糖的消息,我很高兴。

当初打完《血源》,我也和很多小伙伴一样去读了神神叨叨的克苏鲁故事,惊觉之前接触过的很多作品都不可名状的恐怖有关:《沙耶之歌》《魔兽世界》《DOTA2》《潜行吧!奈亚子!》(又名《死宅连邪神都敢草》)……

像我对协同创作比较感兴趣,就还顺便读起了SCP,这又是一个天坑。

就目前为止,克苏鲁神话题材的游戏并不难找,然而大多是比较抽象的作品,很少有使用偏向写实风格的作品出现。所以我想不只是我,大多小伙伴看到《克苏鲁的呼唤》宣传CG的时候都相当兴奋吧。

然而拿到手里才发现,《绝体绝命都市3》的既视感又来了。

简单的优劣描述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随之而来的绝望更大。

  • 原汁原味的COC剧本和技能系统
  • 完成度30%:通关之后甚至不会存档
  • 僵硬的玩家移动速度
  • 僵硬的角色动画
  • 僵硬的移动姿势
  • 僵硬的场景探索
  • 不明所以的潜行设计
  • 不明所以的敌人AI设计
  • 只会8向跑步的寻路单位
  • 敌人穿模才是真正不可名状的恐怖
  • 三流收集系统:没有收集统计
  • 10年前的Gameplay设计
  • 简直是穿帮的镜头设计
  • 重复游玩价值极低
  • 英语棒读(?!)
  • 毫无诚意的PS4移植

不可名状的绝望

如果有人问我PS4上最垃圾的游戏是哪个,我会回答《星海5》,然后接下来就是《克苏鲁的呼唤》。

各位没有看错,我列举了16条简评,里面有15条都是负面评价。我很清楚自己写了什么,在写下这篇文章之前,我已经强迫自己对克总有所偏心,可我仍然无法无视自己在游戏过程中遭受的虐待。

《克苏鲁的召唤》最核心的系统甚至不是原创,而是百分之百照搬了TRPG《克苏鲁的呼唤》,连技能逻辑都没有改。我不打算详细的骂它,因为它根本没有被骂的价值。

况且如果我一直在骂它,估计没人有耐心能彻底的读完这篇文章。我建议各位找个PS4版的实机演示了解一下,有良心有正常游戏审美的奶牛们一定会明白我的意思。

那么,我现在想要说一说本作原汁原味的克苏鲁故事——讲道理,主线部分的体验其实还不错。

游戏起码把故事给写完了,而且是原汁原味的克苏鲁故事。

克总发糖笔记

_最大的恐怖 _是未知

最大的幸福 是无知

故事的开头和大部分克苏鲁故事一样,大概就是作为调查员(异教徒嘴里是真相搜寻者,Truth Seeker)的主角在生涯惨淡的时候因为或多或少的不可抗性参与到了世界上某个犄角旮旯里正在发生的事件当中。

我们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做黑水岛的旮旯里。很久之前,这里捕鲸产业发达,虽然到了今天已然衰落,仍有不少水手从事着捕鲸这个行业。岛上的元老们都是当年相当厉害的捕鲸手,靠着捕鲸这项事业将小岛发展的欣欣向荣,其中之一的查尔斯·霍金斯甚至在山崖边上拥有一座大宅子。

捕鲸这个行业里,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那就是奇迹捕捞(Miracle Catching)。这件事对外的报道说海员们捞起了一条巨大的鲸鱼,然而实际上是捞出一只……克总的小弟——利维坦。接下来利维坦就开始设局诱惑岛上的人们,企图让他们唤醒克总。

接下来都是超高校级的绝望,岛上调查员阵营的友军们一个个变成异教徒,只剩下主角一个人无力的面对他找到的真相。整个故事压抑切灰暗,根本没有希望可言,有的只是人类渺小的挣扎和绝望。

这很克苏鲁,尽管没有任何亮点,然而咱们为的就是这份“洛式恐怖”,所以我觉得故事体验还不错。本作虽然是第一人称,但是游玩过程基本毫无代入感,完全就是在看一部“我”的克苏鲁小说。

利维坦是圣经中提到的生物,是游戏里克总小弟的自称。我个人觉得这个确实是自称,克总的眷族借用了圣经里的形象来使人误以为神迹降临。毕竟在那个时代,宗教已然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力(胡扯

这个故事和同名原著内容差别很大,我本来满心期待游戏里会有“邪恶感爆炸”的拉莱耶登场,然而到了最后也只有故弄玄虚却充满了强烈科幻感的召唤平台和突然冒出来吓人却一点都不恐怖的猎手怪物。作为一个线性游戏,它的关卡和叙事毫无关系,简直……不可名状的普通。

整个游戏基本是采用对话轮盘+数值检定的方式来进行,依据玩家的几个数据来随机ROLL点决定发展方向,可以说是非常的TRPG。最秒的还是部分对话可以选择拉莱耶语回答,这时尽管主角嘴里冒出来的是棒读英语,然而潜意识里已经是克总小弟了,真是迫真演技派嘛。

“Athg s’uhn bug y’nafh’drn(和我签下契约成为魔法少女吧)!”

游戏一共有四个结局,其中一个是成功召唤克总,另外几个也都是标准的克苏鲁设定,都非常绝望。我个人还是最喜欢克总醒来发糖糖,克总实在帅!感受绝望吧,蝼蚁们!

被想象力限制

比起单纯的骂一个游戏辣鸡,我更想推断开发商做出这么个垃圾的缘由。Focus Home Interactive和Cyanide Studio这两个厂子本身都是二线水平,以本作的完成度而言,这还有可能是他们的外包作品。

本身,《克苏鲁的呼唤》很难定义它到底是什么类型:它既像是COC剧本的跑团模拟,又像是一个加了劣质潜行元素的步行模拟,然而其中又有一些需要玩家去解决的谜题,可是体量又算不上是大型的交互电影,甚至还不如很多国产AVG的线路多。

这东西简直是个N不像,我也不知道开发商到底想做个什么东西。不过这波操作像极了meta-克苏鲁,模模糊糊意义不明的游戏策划设计,企图给消费者带来不可名状的氪金恐怖。

我为了白金这款游戏,硬是给他打穿了三遍,这期间我不止一次吵醒隔壁睡觉的室友。

事后冷静下来仔细看了看,我估计开发商做了原型之后就发现根本不可能达到洛式恐怖预期的表现效果,但是投资方爸爸又想骗克总信徒的腰包,所以开发商背黑锅不得不完成这么一个垃圾,这也是拯救自己的饭碗。

克苏鲁的叙事手法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魂》系碎片叙事的原型体。宫崎老贼早前就已经承认过,无论是魂还是血源,统统都是先定稿美工和策划,再往里面加大概的文字编织故事网络。

此种手法构成的碎片内容,大多数情况下都只能是模糊而侧面的,否则故事的创作成本和难度都会被拉的极高。抛开和游戏的搭配,就算单纯的设计一个足够完善的大型碎片故事网络,不是优秀的剧本作家估计也很难稳定的完成。如此创作的故事极其抽象,任何一个独立的点都不独立,很有可能写到一半作者都忘记前面的设定。

然而无论是Focus Home还是Cyanide Studio,这两个厂完全是贸然挑战难度远超自己实力的作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都不奇怪。

按照游戏的表现,我可以断定策划和美工上来就已经陷入了坑里:被想象力限制。

开发商对于洛式恐怖的理解非常肤浅,甚至是将“洛式恐怖”与“惊悚诡异”混为一谈。无论是黑、灰、绿“诡异感”的主色指定,还是游戏里固化形象的“漫步者(猎手)”、利维坦、克总,从一开始就失去了灵魂。开发商在美工方面的脑洞完全不够大,加上游戏开发上线的各种排期,想必已经是焦头烂额。

游戏流程90%的时间都是以主角的视角进行,然而游戏的核心叙事方式完全没有跳出对“文字”的依赖,根本忽略游戏复合的媒介性质。于是,本作一方面限制玩家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无法完成现存的开发计划,空有一个专业的克苏鲁小说剧本(还不是游戏剧本),就导致彻底以主角第一视角叙事的故事变得完全“第三人称化”。

非常不巧,游戏里设计了主角大量的自言自语、(极其恶心的)探索性且无关紧要的相关文本,却配上了一个聊胜于无的奖励机制——技能点系统。剧本本身体量过于薄弱,线路分支也可有可无,所以将“剧本”作为奖励本身就已经是很糟糕的选项。

开发商对于游戏叙事的理解基本为零,对于克苏鲁风格的核心要义理解也基本为零,更别说游戏僵硬的各种设计引起玩家跳戏,体验也基本为零,完全雷作。

克苏鲁雷区

如果想要真的用大型的作品赚钱,克苏鲁并不是一个好去处。这估计又是一个脑壳有包的投资项目,以为克苏鲁文化的受众已经到出个游戏大家都能买账的程度。实际上真正对克苏鲁文化感兴趣的人都硬核到去COC了,谁鸟你这么个游戏。

况且,克苏鲁神话很大程度上和游戏应该说是背道而驰。它力图超越人类认知理解和想象力的局限,从不正面详细描述,靠模糊的表述和侧面描写来激发人的脑洞,追求足够黑暗的想象力引起读者的自行脑补。于此同时,还要在审美上呈现出混沌而扭曲的美感,举个例子:《血源》老猎人里的唱歌大脑怪。

而且一般来讲,克苏鲁神话带个人的体验其实是非常负面的,因为主旨放在这里:

通过无限的宇宙和强绝的存在进行反衬,表达出人类的渺小与虚无;

在安和的表象之下,世界的真相往往是残酷的,令人绝望的;

学习多余而无用的知识往往招致殃厄;

不要探索超出自身掌控范围的领域;

以上内容经过总结,可以导出克苏鲁神话的三大恐怖之处:

未知恐惧;

真相与表象的强烈反差;

绝望无助感;

而塑造克苏鲁体验的核心动力则是:

想象力

总而言之,克苏鲁神话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依赖是抽象内容引起具象联想(靠近文本的媒体)。

所以,如果要做出一个相对来说体量庞大且内容不错的克苏鲁游戏,掌握电影、交互、文字、叙事设计上的侧面描写手法,理解画面和写作的基本技法,确保内容能够准确引起玩家的想象、引导玩家的情绪,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

这就是克苏鲁神话的雷区。目前市面上混的不错的克苏鲁题材游戏,基本没有人选择写实系的画面、风格和玩法,大多抽象,或者单纯将克苏鲁题材作为一个润色用的元素,并不主要的去描述,反而会有不错的效果。

姑且还是做个总结

我也不知道总结个啥,但是文章总需要一个收尾,就像克总总要起来发糖。

这款游戏本身充满槽点,和它沾边的几乎所有画面都是彻底多余,我也只能哭笑不得。

总之,没有绝对的把握,千万别去挑战写实系的克苏鲁题材。

嗯,最后要提一句,**本文所有的推断都没有详细的考据,**都是我的脑洞。部分引用内容来自知乎,感谢大佬们的资料整理。

所以,请不要认真,和我复读最后这句话吧,信徒们:

“咿呀,咿呀,克苏鲁发糖!”

avatar
关于这里

写作的起点因缘际会,但我现在已经决定走到这条路的终点。

寂寂无声正是写作常态。时代的号角不断尖啸,我会试图继续用文字的力量撼动现实的坚壁。

我已接受世界的矛盾,但我永不妥协。

因为我始终相信:

“如来说世界,既非世界,是名世界。” —— 《金刚经》

关于我

回归游戏行业,独立游戏全栈发行经理。

如果你在游戏的Staff表里看到我的ID,请不要惊讶。这就是我的日常生活而已。

今年的文章更新会比较多些,正在给森空岛供稿。

社交链接
不可商用,转载署名,标注原地址即可。
@Copyright 2021-2025 Shinonome Shizuka